又一家央地合作,中交控股重庆水利设计院

2024-03-04

本文系本公众号原创,作者来自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公号工程行业洞察。

01
  
 
事件回顾

 

1月3日,由中交集团和重庆市发起的国资优质资源重组、股权合作项目——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中交集团水利水电全国总部正式落地重庆。它是重庆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深入参与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重要举措,在国有资产盘活等方面具有样板作用。

 

中交长江建设定位于中交集团直属的水利水电和城市基建领域“投建运一体化”二级骨干产业集团,由中交集团控股75%,重庆水投集团参股25%,是重庆市与央企推进股权合作的首次实践。中交长江建设围绕水利水电、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三大业务板块,着力构建“抱水”“拥城”的大基建业务体系,打造水利产业全生命周期运营商、城市发展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工程建设领域总承包商。

 

02
  
 
中交长江建设是谁?

 

中交长江建设的前身中交重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重投)是一家区域性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平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城市综合开发、城市更新、新基建、特色地产、传统基础设施、文旅康养和资产运营。其成立仅4年时间,在重庆投资已超过240亿元。根据规划,在2025年,中交长江建设将力争投资规模累计达到1000亿元,2030年累计达到2500亿元,2035年累计达到4000亿元。中交长江建设将为重庆水利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成为重庆水利建设投资的“新引擎”。

 

2023年12月19日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交重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东由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交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由200000.0万元变更为266745.74万元。

 

03
  
 
重庆水利设计院的股东发生变化

 

此次合作,重庆水投集团是以旗下的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弘禹水利咨询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为合作载体,相当于为中交重投增资约为7.86亿元,增资后,重庆水投集团持有中交重投约25%的股权。

 

同时,重庆市水利设计院成为中交集团控股的子公司。2023年12月29日,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股东由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即由中交控股75%。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弘禹水利咨询有限公司,拥有水利行业甲级资质单位,以及水利监理、招标代理等9类28项专业资质。通过股权合作,中交长江建设具有水利行业设计甲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成为中交集团直属的水利水电和城市基建领域“投建运一体化的二级骨干产业集团。

 

重庆水利院系水利勘测设计行业第二家与央企股权合作的省级院。第一家是中铁水利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曾隶属于江西省水利厅。2020年9月,江西省水利厅分别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其中中国中铁控股65%,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持股35%,江西院正式加入中国中铁,由事业单位改制为股权多元化国有全资公司。

 

04
  
 
央地合作,多方共赢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期望通过央企平台,做强做好做大当地水利产业。央企可以充分发挥全球化、国际化优势,通过国内及国外经营平台赋能,助力地方水利水电产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国家水网建设、防洪体系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灌区新建改造、河湖生态治理等水利重点领域,成为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载体;助力地方水利水电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地方水利水电全产业链能力。

 

对于央企而言,一是有深度融合地方市场,补强专业细分领域的产业链条发展“第二曲线”业务的需求。在当前新环境下,水利工程市场是为数不多的实现高速增长的行业,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893亿元,同比增长44%。2023年1-11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5亿元,同比增长0.9%;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同比增长8.5%,已超过去年全年完成的规模;1—11月,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2.7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585个、增长10.5%;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项目1879个,比去年同期多528个。水利建设市场已成为各大央企争先角逐的必争之地。

 

对于地方水利设计院而言,引入央企股权,有助于通过与央企在投融资、市场经营、设计、施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强强联合,全方位提升地方水利设计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一是,依托设计院在地方的资源优势,发挥水利设计院规划设计的技术优势,借助央企集团的资源,延伸设计前后两端服务,提升设计院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谋划投资、设计、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经营项目。二是依托央企优势,开展协同经营,一方面加强与央企工程局的对接,利用各工程局资源优势,加大前期介入力度,与工程局通过EPC模式承揽项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另一方面,发挥资本优势,依托投融资平台,参与相关工程建设项目。

 

 

 

排版颜晗    校审崔蕴菲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思顿立场。本文首发于工程行业洞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展望

2024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2024年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前瞻

勘察设计企业,2023,轻舟未过万重山;2024,繁华散尽见真颜

 

 

 

 

上一篇

下一篇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