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建筑业重大并购事件盘点及解析

2024-03-04
本文系本公众号原创,作者来自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公号工程行业洞察。

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到如今,全球的建筑行业都经历了艰难的两年。在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全国整体的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看,材料采购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高、人工成本增加、政府预算减少、政策变化等因素是制约着建筑企业向上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不利因素的堆积就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内竞争加剧,“僧多粥少”的局面。近年来,建筑业“马太效应”的表现越发明显,头部企业承接的项目合同额占比在逐年攀升,而且头部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正被逐渐挤压,被收购、破产重组的新闻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小企业都依据自身的特点推出了新的战略目标,以八大建筑业央企为例,其在“十四五”规划中分别提出如下公司愿景:
 
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对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八大建筑央企而言,通过收购/入股的方式开辟新的业务赛道,从而收获新的利润点,是相对有效的方式之一。对其他颇有实力的省级建工、民营企业而言,在扩大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再拓展与自身现有业务相关性较大的关联性业务则更有意义。

 

01
  
 
国内建筑业重大并购情况

 

主要以完善业务布局为目的的收购:

 

1、 中建六局并购天津振津公司70%股权

 

2019年1月,中建六局成功收购了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各方相信,完成收购后,天津振津公司将在中建六局、津联控股两大股东支持下,将走向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中建六局在转型升级发展中,一直在寻求补足自身在水利水电、河湖整治等方面的短板。而天津振津作为天津市属国企,深耕水利水电行业多年,这无疑将帮助中建六局快速补充在业务布局上的短板,同样,天津振津也将在中国建筑品牌、市场、资金、管理等优势资源的支持下,成为中建旗下集设计、研发、投资、建造为一体的水利水电投资建设集团公司,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2、 山东路桥收购中铁隆49.82%股权

 

2020年6月,山东路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山东高速路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通过收购存量股权并对其增资的方式收购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权,交易总额约3.56亿元。

 

中铁隆公司前身为成都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1998年4月6日成立,是一家成熟的EPC公司,擅长地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路桥梁以及水利和环境工程方面的项目,在中国和南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有着良好的业绩记录。

 

此次对中铁隆公司控股权的收购,符合山东路桥公司的预定发展战略,有利于拓展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市场,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能够通过区位联合优势和股权多元化运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3、 中国中铁收购恒通科技控制权股份

 

2020年7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股份顺利完成交割。

 

恒通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商,是住建部认定的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住建部建筑节能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住建部及科技部低碳住宅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此次收购,必将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中铁得以依托恒通科技在装配式建筑主业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出以恒通科技为主体的中国中铁高科技创新型装配式建筑业务平台,从而补充和完善中国中铁的主业服务能力,推动全公司建筑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4、 中铁十四局收购山东省人防院,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做实设计业务

 

2021年1月,中铁十四局集团收购山东省人民防空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控股山东省人防院,而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把持剩余的49%股份。

 

山东省人防院前身为山东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成立于1979年,具备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工程咨询乙级资质、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咨询乙级资质,以人防工程设计业务为主。

 

通过并购,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一是有效加强了与省属国有平台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更好的融入属地。另一方面,作为为十四局集团旗下第一家以设计业务为主的独立法人单位,山东省人防院可与中铁十四局其他工程公司协同开展EPC业务,有利于补齐设计业务能力不足的短板,更好地实现集团产业协同;在EPC项目设计拓展、公司部分零散施工设计和新兴业态发展等相关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5、 中国中铁110亿收购滇中引水公司

 

2022年5月,中国中铁公告拟收购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股权。滇中引水公司是中国中铁与云南省国资委、云南省投资平台共同组建的专业工程公司,主要负责滇中引水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相关业务。此次增股后,中国中铁将控股滇中引水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水利水电工程是中国中铁“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是公司由传统的铁路、公路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业务板块。通过控股收购,中国中铁及所属成员企业得以迅速培育和发展水利水电业务板块,有助于公司继续深入参与云南省境内乃至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同时,通过与云南省相关公司在标的公司开展股权合作,不但是“央企入滇”的延续和深化,更是打造央地合作典范的有益尝试。

 

6、 斥资24.43亿元要约收购,中交集团对碧水源持股比例升至33.4%

 

2022年7月,碧水源披露了中交集团的邀约收购书,宣称中交集团将通过其旗下子公司中国城乡以24.43亿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城乡的控股比例将达到33.4%,同时,碧水源公司也将正式加入中交体系,与中交集团在战略和业务上展开协同,成为中国城乡水务板块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平台,最终实现国有资本的放大效应。

 

碧水源主要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是中国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与设备制造、膜技术工艺应用于一体的企业。目前,碧水源拥有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海水淡化、民用净水、湿地保护与重建、河流综合治理等领域全产业链业务。

 

主要以扩大市场份额为主要目的收购:

 

1、大秦铁路收购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

 

2020年公司收购太原铁路局集团持有的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的对价约为39.8亿元。此次收购,大秦铁路共公开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约320亿元,其中283亿元用于收购控股股东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其余40亿元用于收购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

 

西南环铁路公司,主营业务为太原枢纽西南环线的货物运输业务,同时向包括大秦铁路在内的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服务,太原枢纽西南环线则是于2019年12月11日开通。收购西南环公司股权有利于大秦铁路公司完善路网功能,突破运输瓶颈制约,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葛洲坝,两家“千亿级”企业合体

 

2021年3月,中国能源建设以通过向葛洲坝除葛洲坝集团以外的股东发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了葛洲坝。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后,中国能建除了得以回归A股以外,其建设主营业务未变,但中国能建和葛洲坝的全部资源将实现全面整合,从而消除潜在同业竞争,将业务协同效应将得到充分释放,预计综合服务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能源建设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由中国能建集团与其全资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0日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葛洲坝则是于1997年在A股上市,是国内水电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于2007年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

 

3、粤水电拟增发收购建工集团100%股权向大湾区建设龙头迈出重要一步

 

2021年12月29日,粤水电拟向控股股东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完成对建工集团的收购,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此相对的是,建工集团所持水电集团及建科院股份、水电集团所持粤水电股份无偿划转至建工控股,建工控股合计持有粤水电37.23%的股份,粤水电控股股东由水电集团变更为建工控股。

 

一直以来,建工集团与粤水电的主营业务都存在一定的重合,有同业竞争情况发生。粤水电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建工控股建筑板块相关资产实现了整合与归集,将有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同时实现省属建筑龙头整体上市,通过资本市场持续提升竞争力。

 

建工集团是广东省建筑龙头骨干企业,承建和参建的项目包括广州塔、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歌剧院等项目,其营收、净利润均是粤水电的数倍。建工集团是广东省建筑龙头骨干企业,承建和参建的项目包括广州塔、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歌剧院等项目,其营收、净利润均是粤水电的数倍。

 

4、江苏省建工集团被民企地球村建设公司接管

 

2022年8月,江苏省建工集团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江苏省建工集团控股,股东胡志英、陈迪安于7月13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股权转让给地球村建设有限公司,地球村建设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建工集团控股的大股东,持股53.59%。

 

江苏省建工集团公司创建于198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住建部核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也是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近年来,公司因受其他房地产企业牵连,深陷债务困境,濒临破产。

 

地球村建设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控股公司为庄严智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严介和。庄严智库是严介和创办的民间智库,与太平洋建设公司、苏商集团同为严氏家族产业,其中,太平洋建设公司更是连续八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严介和首创了中国式BT模式,为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市场化的中国特色之路;此外,还首创了打包重组模式,在国企改制中并购、拯救濒临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近百家。

 

因此,在江苏省建工集团被地球村建设公司接手后,将全面植入由严介和打造的新运营模式,以期转危为安、浴火重生,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02
  
 
国外建筑业重大并购情况

 

我国企业在国外的收购行动多以快速打开国外市场,迅速获取利润为主。但自有疫情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上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我国各大企业在海外的项目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投资收购的数量也有着明显的下降。

 

对国外的企业而言,过去的几年也称得上是充满了挑战。因为疫情而进入破产托管的建筑商比比皆是,位于头部的大型建筑企业也在积极的谋划着业务的转型。我们观察了ENR international和ENR global前20承包商在2019-2022年间的收购并购情况。法国万喜、ACS等大建筑承包商正在通过频繁的并购和出售行为,调整自身的产业布局,同时迅速扩大规模;也有部分建筑商正在通过兼并对手企业来补足现有业务的缺失。

 

1、Webuild完成了对意大利Seli Overseas公司的收购

 

继在2019年收购Astaldi集团之后,Webuild再次出击,完成了对意大利隧道公司Seli Overseas100%股份的收购。

 

Seli Overseas是一家专注于建设复杂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在地铁、铁路、水力发电、水厂以下水道等工程类型上拥有70年的经验,在意大利和国际上完成过800多公里的隧道。

 

这次收购除了为Webuild的地下工程部门带来的高度专业化的技术能力外,还将助力Webuild在2018年推出的Progetto Italia工业项目,从而为意大利的国家复兴恢复计划中基础设施发展板块做出贡献。

 

2、CIM子公司Ventia收购基础设施服务企业Broadspectrum

 

2020年6月,澳大利亚最大建筑商Cimic Group旗下的Ventia公司成功以4.85亿澳元的价格从西班牙法罗里奥集团Ferrovial S.A.手里收购基础设施服务公司Broadspectrum。

 

Broadspectrum为基础设施开发提供运营和维护服务,合并后的公司预计将产生超过50亿澳元的收入。Ventia执行主席David Moffatt认为 Ventia和Broadspectrum是互补的基础设施服务企业,合并后将为更加广泛的私营部门和政府客户提供各种运营和维护服务。

 

3、西班牙Aldesa集团被中国铁路建设集团收购

 

2020年5月,中铁建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入股西班牙Aldesa集团庆典活动在北京圆满举行。此次成功并购,是铁建国投积极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实施中国铁建“海外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

 

铁建国投将以此次并购为契机,统筹中国铁建的整体资源优势,支持Aldesa集团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主动开拓欧洲和拉美等国际区域市场和新业务领域,积极参与更多、更大型项目,努力将Aldesa集团打造成国际化的行业先进企业,发展成为铁建国投在欧洲和拉美的投资平台,为铁建国投未来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4、中国交建购买了葡萄牙最大的建筑公司Mota-Engil23%的股份,总持股数超过30%

 

2021年5月,中国交建以1.69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葡萄牙最大建筑企业之一莫塔(Mota-Engil)公司23%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莫塔家族本身。

 

对莫塔公司而言,中国交建的入股将增强莫塔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未来可参与规模更大、技术要求更高的建筑项目竞争;两公司还可在运输、能源、水利、采矿、废物管理、建筑运营和管理等多个新的领域达成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预计自2026年起,中国交建的入股将使莫塔公司每年营业额增加10亿欧元。

 

而中国交建则将通过这家葡萄牙企业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版图。尽管葡萄牙当地市场相对较小,但是其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资源和人脉却不容小觑。中国交建也将能够以此为基点,在这些南半球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5、全球水务巨头威立雅以131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苏伊士

 

2021年1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批准威立雅(Veolia)收购苏伊士(Suez),这是威立雅完成此次并购项目的关键,也是打造全球生态转型标杆企业的决定性一步。合并完成后,全新的苏伊士将保留在法国的市政水处理和固废业务,同时涵盖集团在国际地区的现有业务,以及集团全球智慧与环境类业务。而苏伊士其他的业务将并入威立雅集团。

 

而合并之后的威立雅,将成为水务和固废两大领域的全球冠军,尤其在水务领域,威立雅的规模将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懿华(Evoqua)、艺康集团(Ecolab)以及日本栗田集团的总和。

 

威立雅认为,两家企业的合并可以很好地形成互补,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迅速建立体量优势,从而保证法国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取得先机。

 

6、法国布依格集团与ENGIE集团签署购买协议,以购买EQUIRE EQUINS

 

2021年11月,法国著名能源公司ENGIE集团宣布出售其旗下的电力工程板块EQUANS公司100%的所有权,买家为法国第二大工程企业布依格集团(Bouygues),售价71亿欧元。

 

早在今年的5月,ENGIE就发布了新的战略计划,着重突出了精简业务范围和战略转型,未来将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制订了零碳的目标。这一次资产出售,是ENGIE集团在表达坚定的战略落地决心,迅速卸掉高排放、低利润的业务包袱,为未来的发展筹集足够的资金。ENGIE未来的发展方向侧重点将集中于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包括光伏、风电、氢能等行业,同时加强其燃气发电业务,逐渐向碳中和迈进。

 

在接收了ENGIE的电力工程服务板块以后,布依格集团的电力工程板块成为了其集团旗下最大的业务板块,有助于其加强其在国际电力工程行业的优势地位。无独有偶,同年,法国的第一大工程服务商VINCI也收购了西班牙ACS的能源服务板块,同时将与ACS联合开发新能源市场。

 

在如今格局之下,电力运营商纷纷剥离其电力工程和服务业务,聚焦新能源等碳减排、碳中和类业务,增加该业务领域的投资,轻装上阵,快速实现零碳或者碳中和;而工程承包商则接收此类资产和业务,并进行整合消化,趁机壮大自身在电力建设领域的实力和地位,使电力工程力量更加集中化,向工程头部企业聚集。

 

7、韩国中兴Jungheung建工成功收购大宇建工后,成为了韩国的第三大建筑商

 

2021年12月,韩国中兴建工以2.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1.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产业银行持有的大宇建设50.75%股权。收购完成后,中兴集团将成为韩国十大建筑公司之一,同时有望一跃成为韩国前20强企业。

 

此前,中兴集团旗下拥有两家子公司中兴建设和中兴土木建筑,分别在韩国建筑行业分别排名第35位和第15位,远落后于位列第6的大宇建设。

 

业界分析认为,韩国中兴集团将会利用大宇建设在海外市场业务的良好基础,实现从韩国本土建筑企业到成为跨国公司的雄心。

 

8、万喜能源公司完成了对ACS能源业务(Cobra IS)的收购

 

2021年12月,法国万喜宣布完成了对西班牙ACS公司工业服务板块中能源业务(Cobra IS)的收购。此次收购是万喜成为能源领域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军者的战略里程碑。2020年,万喜的电力板块VINCI Energies海外营收为78亿欧元,而Cobra2020年总营收为33亿欧元,估算合并后总营收不到130亿美元,已然十分接近2021年ENR电力工程榜首的中国电建国际工程营收的130亿美元。 

 

对于万喜而言,国际承包市场没有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最坏的时代。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市场调节和策略调整,深耕投建营,是万喜在这个多变的时代给出的选择。在万喜目前的业务规划中,新能源是万喜未来参与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投建营模式仍是主要的项目参与模式。

 

9、万喜能源公司收购了Kontron AG的大部分IT服务业务

 

2022年8月,万喜能源宣布将通过旗下的Axians品牌收购Kontron AG公司(前身为S&T AG)的IT服务业务的主要部分,业务范围涵盖了德国、瑞士、波兰以及中欧和东欧的八个国家。

 

Kontron AG公司是欧洲物联网产品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云和数据中心、IT网络和网络安全、数字工作区以及专用商业应用程序的IT系统集成和服务。

 

万喜能源旗下的Axians业务部门是万喜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部门,通过提供定制、创新、可扩展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支持客户,涵盖从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共享和保护的整个数据生命周期。此次收购将巩固万喜能源在欧洲能源ICT市场的地位。

 

10、澳洲SRG Global1520万澳元的价格收购了WBHO基础设施公司

 

2022年3月,澳大利亚建筑商SRG Global(SRG)以1520万澳元的价格收购了南非WBHO集团旗下的西澳WBHO基础设施公司,此次收购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其自身的资产管理、民用维护和施工能力,同时也将确保已陷入托管困境的WBHO基础设施公司员工的稳定就业。

 

南非WBHO集团旗下除了西澳WBHO基础设施公司外,还有此前中国建筑准备收购的澳洲建筑商Probuild。此前由于母公司南非WBHO集团的突然断供,导致WBHO基础设施公司与Probuild一道陷入了破产托管的困境。与WBHO基础设施公司被成功收购不同的是,由于澳洲政府FIRB部门的阻挠,中国建筑对Probuild的收购案,最终以失败收尾。

 

排版崔蕴菲    校审颜晗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思顿立场。本文首发于工程行业洞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展望2024:建筑市场将会出现小阳春

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展望

2024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2024年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前瞻

 

 

 

上一篇

下一篇

浏览量:0
收藏